查看原文
其他

六一特辑 | 守护天使的天使 你为何选择儿科?





守护天使的天使  

你为何选择儿科?



【编者按】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服务患儿的儿科医生,则是守护万千家庭希望、托举民族复兴未来的“白衣超人”。他们的选择与坚守,换来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他们用耐心与细致,感动了患儿和家长;他们以责任与担当,撑起了我国儿科医学行业的天空。时值“六一”儿童节,我们特邀我校儿科医学专业学子和优秀校友,请他们讲述选择儿科的初衷和从事儿科的感悟,以此致敬广大儿科医生,并祝愿所有大小朋友节日快乐,永葆童心!



——儿科学子们这样说——


严佳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守护一个孩子,就是守护一个家庭”

今年是我在首医学习的第十年,至于为什么选择儿科,我只想说因为热爱。“选择了医学,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儿科,我就想努力成为“行家里手”!也因为选择儿科,让我对生命、家庭有了更多的理解,更加坚定做一名守护天使的医生。记得在我研究生轮转肿瘤外科期间,一名仅有3岁的患儿,却经历了化疗、外院手术、肿瘤复发和破裂出血,最后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小小年纪经历如此多苦难,却在临终前对妈妈说:“妈妈,别哭,我知道你很难受,但是我希望你一直开心、快乐。”这么懂事的孩子,谁舍得让她离开呢?我久久难以忘怀这个可爱懂事的孩子,督促我牢记初心,不懈努力!

我的师爷张金哲院士、导师陈亚军教授,也常常教导我们,“谁家都有孩子,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守护一个孩子,就是守护一个家庭。我们的手术决定着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所以,一定要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对待患儿。”我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儿外科医生,竭尽全力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和家庭。


罗雨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8级长学制儿科学

“儿科医生是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保驾护航的”

医学纪录片《人间世》里有这么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为了抢救一个病危儿童连饭都顾不上吃的朱月钮医生,因为对另一个患儿家属说话耐心稍差了一点,就被投诉到医院医务处和市民热线。而她却淡淡地说:“人的一生,绝不只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我相信,医生这个职业,会比别的职业更容易找到人生的存在感。”

犹记得开学报到那天,辅导员问我:“是因为喜欢小孩子选的儿科吗?”我当时愣了愣,冲她一笑,说:“当然,儿科医生是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保驾护航的!”未来还有很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摸索前进,但托起每一个稚嫩生命的黎明,是我们的职责,带给他们艰难的生活中新的希望,是我们的荣光,但愿将来能为儿科医药卫生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孟洋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2018级长学制儿科学

“我很喜欢小朋友”

当初填报志愿时,我对于儿科专业不甚了解,只是单纯觉得,不论是什么专业,只要能治病救人,救死扶伤,让我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意义和价值。我很喜欢小朋友,喜欢他们的单纯善良、干净纯洁,所以我第一志愿就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儿科方向专业。

真正被录取后,当我开心地和别人分享时,却有不少人表示诧异,甚至不乏医生,他们问我,“儿科这么累,为什么要选儿科?”从他们的口中,我了解到儿科工作任务重、医患纠纷多。但我从没想过要退缩,我想,在这片荆棘丛生的背后,一定会是另一番更加秀美的景致,而我,可以有幸成为那个见到它的“有缘人”。

现在我大四,即将进行临床实习,希望通过实习,我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技术,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儿外科医生打好基础。


薛惠心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0级长学制儿科学

“每个患儿都是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

曾经有朋友分享过一个心理测验,让我想象在一片沙漠中的花朵,我说,有一片花海。她回答,想象中花朵的数量代表着未来孩子的数量。我想,等我以后成为一名儿科医生,每个患儿都是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

我高考第一志愿填报的就是儿科专业。上大学之后和同学们交流,得知有的同学因被调剂到儿科一度消沉。可能在大部分人的想象里,儿科医生意味着辛苦的工作和难以调节的医患关系。我能理解那种心情,但至今不曾后悔我的选择,我喜欢接受这样一种挑战。

医生的职责是拯救生命,儿科医生便是拯救最初的生命,本应当是最有活力的、拥有无限可能的的职业。虽然现状并不完美,但需要更多人去理解、去相信、去改变,填报志愿时你或许犹疑不定,但如果你选择了,请深信不疑,在这条看上去更加艰难的赛道上,可能会收获更加意想不到的成果!


周雪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2021级长学制儿科学

“儿科医生是很有使命感的职业,我想去挑战这样一份职业”

我是在高考报志愿的时候才了解到“儿科学”这个独立于临床的专业,首医的儿科专业很强,学医又一直是我的梦想,因此我对儿科多了一份关注。我比较喜欢和孩子们相处,我曾在高中时参加过一个支教活动,当时发觉自己可以以耐心细心和一定的威严与孩子们和谐相处,这也是我认为自己可以从事儿科工作的原因之一。虽然有前辈告诉我,说儿科又累又忙,但我觉得其他科室也都各有各的苦与累。

在我看来,仅仅是掌握医学知识并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儿科,还需要长时间的经历来积累经验,更好地掌握小儿的身体特性,以及与孩子及家属沟通的方法技巧。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儿科医生是很有使命感的职业,我想去挑战这样一份职业,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可以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


李彦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0级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想要帮助小天使们免受精神心理疾病的折磨”

“每个孩子都是降落凡间的天使”,我选择儿童精神心理方向的初衷,就是想要帮助小天使们免受精神心理疾病的折磨。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资源极度短缺,而儿童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却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来就诊的孩子往往会比其他科室的孩子更加敏感。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孩子为中心,照顾好他们的情绪,从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把一些大道理变成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易于理解的小例子,才能更好地和他们交流。当看到抑郁状态的孩子露出灿烂的笑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学习成绩飞升,孤独症的孩子慢慢学会适应社会……我就知道,我的选择没有错,我的努力很值得。


魏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0级儿内科专业

“我下定决心要研究儿童白血病,我想要拯救这些孩子”

最初学医的梦想来自一个电视节目。12岁那年,我跟着妈妈一起看中央电视台的《道德观察》,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刚出生就被遗弃,被贫困的养父捡回含辛茹苦养大,却被诊断出白血病。在医院和媒体的帮助下,社会给予广泛关注和大力帮助,但最终没有挽留住她的生命。在离世前,8岁的她写了三页遗书,其中有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我来过,我很乖。”是的,她太乖了,乖得让人心疼、心碎……也就从那一刻起,我在心中埋下了想要学医的种子。2015年4月,春晚上那个唱年歌、表演剪纸画的孩子,年仅8岁的童星邓鸣贺,因白血病复发去世。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研究儿童白血病,我想要拯救这些孩子!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学习、轮转的这五年,每每看到患病的儿童经过治疗重新好起来,总会有莫名的成就感。PICU轮转过程中,收治了一个不明原因脑炎合并呼吸暂停的患儿,孩子的家长说,“大夫,请你们尽全力治,万一实在不行,我们能不能联系器官捐赠,让孩子能帮助更多的人……”那一刻,我被这对父母的大爱深深感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青年才俊加入儿科领域,能有越来越多的新药进入临床,去拯救更多患儿的生命。


刘兆州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2020级儿外科专业

“缓解他们的病痛,看到他们露出笑容,让我从中获得作为医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小时候的我体质弱,是村里有名的病秧子、药罐子,而生性好动的我在生病的时候却只能待在家里。我渴望外面的世界,想看飞鸟俯冲,观悠鱼潜游,是医生带给我健康,帮我插上“翅膀”飞向自由。我与医学的缘分可能就此展开,我想成为一名医生,去帮助别人解除疾病的痛苦。

值得庆幸的是,我正在向真正的医生蜕变,校园阶段的理论学习是前期基础,而目前的临床实践是我炼化融合的过程。实习期间,经历通宵达旦的急诊手术,安慰痛失爱子的患儿家属,奔走在病房和手术室……这样的生活很忙碌,也很充实,但感触更多的还是孩童的天真烂漫。缓解他们的病痛,看到他们露出笑容,让我从中获得作为医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于我而言,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优秀校友们这样说——


杜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新生儿中心医生

(我校2002级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

“有幸成为新生儿的守护天使,我们时常品味着帮助与被需要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我是一名新生儿中心的儿科医生,为什么选择儿科?想说的太多了,但第一个钻进我脑海里的是这条朋友圈。我不是这条消息的主人,但我和我的很多同事一样,是真心点赞的一员。发圈的是我们科一个可爱的住院医师,有多可爱,看微信名就知道了——“大葱卷小蒜”。

故事是这样的,我的一个小患儿,遭遇了各种呼吸系统的危重症,出生后3个多月的时间一直在住院,不能脱离呼吸机。经过评估,我们认为对孩子最佳的方案,还是回到妈妈的怀抱,出院回家,使用家用无创呼吸机。但3万多的呼吸机费用,让这个因巨大经济支出濒于崩溃的家庭不知所措。在联系家用呼吸机购买渠道的时候,一位有着同样坎坷经历的患儿家长,提出把自家宝宝曾经使用的呼吸机无偿赠送给这个同病相怜的家庭。

感动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和医生一起抢救回自己早产的天使,又无私地倾囊相助,将这份坚持延续;感慨的是,医护的日夜守护,换来了患儿家庭认可和由衷的感激。感恩的是,有幸成为新生儿的守护天使,我们时常品味着帮助与被需要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梁颖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肾病二科医生

(我校2008级七年制临床儿科专业方向毕业生)

“或许为什么选择儿科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

也许,是那个出院一年后,坐了一天一夜火车带孩子来复诊的爸爸,将他从老家带来的一袋小米递到我手上的瞬间;也许,是那个年近八旬的老奶奶来接襁褓中的孙子出院,临走前佝偻着背紧紧握着我的手一个劲说谢谢的瞬间;也许,是那个带孙子看完病后的奶奶,跟爷爷小声嘀咕“这个大夫真好,说得真细致”的瞬间;也许,是那个流着泪说“对不起梁大夫,孩子生病了我真的着急,刚才有点失态,但听完您的讲解,我心里好受多了”的瞬间;也许,是那个多年后电话随访,妈妈接到电话就嚎啕大哭,说孩子已经没了但仍一直记得当时孩子住院期间所有医护人员点滴付出的瞬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这样的瞬间,每一个瞬间都让我无比感动、感激、感怀,让我在儿科这条道路上,越走越坚定。

心底有阳光,脚下有力量,我早已不是那个懵懂茫然的医学生,或许为什么选择儿科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已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儿科医生!在这特别的节日里,想祝愿所有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杨庆林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胸外科医生

(我校2012级长学制儿科专业毕业生)

“这既是孩子生命旅程的希望,也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还是我们摆渡人不断前进的希望”

回首过往,孩子天真可爱的身影让我投身儿科。真正投身工作后,越来越感受到孩子所承载的希望。触动最深的是一个气管狭窄合并隔离肺的患儿,原本来做整形手术,检查时却发现气管问题。孩子呼吸困难,最终转入ICU气管插管。妈妈的心一下子跌落冰点,哭着问:我娃只是来做个小手术,怎么突然就这么危险了?一旁的我们也忧思重重,孩子气管太细麻醉困难,又缺乏原材料延展气管,治疗难度较大。科室多次研究后,在ECMO支持下裁剪隔离肺支气管,作为补片重建狭窄气管,这在我科也是首例。数月后门诊复查,看着孩子嬉笑打闹,妈妈开心问候,我们也无比欣慰。这既是孩子生命旅程的希望,也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还是我们摆渡人不断前进的希望。在战友们的努力下,儿科必将越发兴盛,也希望各种疑难病、罕见病能被攻克。


昌雪莲

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呼吸介入科医生

(我校2018届硕士毕业生)

“尤其是面对患儿,我们总会竭尽全力寻求一切办法去救治,去托举一个家庭的希望”

工作以后我才发现,我选择的儿科呼吸介入专业,不单单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哮喘、支气管扩张等问题,许多气道发育问题、气道伴心脏大血管发育畸形等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病症,不再是曾经书本上的罕见病例,我们时不时就会碰到这样的难题。

前段时间,我所在的科室联合心脏外科完成了国内首例喉气管滑动成形术,成功救治了先天性声门下区狭窄患儿。这是一名3月龄小患儿,出生后20余天就出现气促、喉鸣、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气管插管后多次撤机失败,最后选择气管切开才脱离呼吸机,后因拔除气切套管困难来我院就诊。通过这个病例我们发现,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不能固定思维觉得解决不了,还是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多学科协作制定诊疗方案。尤其是面对患儿,我们总会竭尽全力寻求一切办法去救治,去托举一个家庭的希望。



致敬所有儿科医生

祝愿所有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大小朋友们

节日快乐!




感谢投稿的各位首医学子、优秀校友

特别感谢: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严佳虞同学

策划:党委宣传部 

统稿:朱莉


▲ 当毕业季遇上校园封闭管理 | 来听听首医学子的心声

▲ 首都医科大学青年突击队在行动 | 筑起疫情防控“青春堡垒”

▲ 与病毒赛跑的青春战“疫”力量!

▲ 战“疫”你最美 | 首医热血青年变身抗疫“大白” 用奉献和坚守诠释责任担当

▲ 暂别“小家”为“大家” 用岗位坚守捍卫师生生命健康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